網友提問:
老師,咳嗽怎么艾灸呢?
解答分析:
咳嗽的問題,雖然不大,但是很多調理病癥的朋友,不太愿意調理這個病癥,因為此病有的時候時間遷延特別厲害,有的時候調理一兩個月,也不一定就百分百康復。
首先,咳嗽這個問題,問法就不對。為什么呢?咳嗽簡單的講,有干咳,有咳痰,如果要細分的話,咳痰還有清晰狀的,黃色粘稠狀的,甚至還有待血絲的,,,癥狀不同,我們調理方法,也是不一樣的。
我們今天就干咳和咳痰這兩個比較簡單的情況,和大家聊一聊它的艾灸方法:
穴位推薦
干咳:魚際穴,三陰交穴,太溪穴
咳痰:脾俞穴,天突穴,豐隆穴
脾肺之說
第一:脾為生痰之源
脾居中焦,為陰土,主運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納水谷,脾主升清,胃主降濁。
若因飲食不節(jié)、或過食肥甘厚味、損傷脾胃功能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無權,水液運化輸布失常,清者不升,濁者不降,水液不能正常敷布,停而為濕,聚而為飲,凝而為痰。
《諸病源候論·虛勞痰飲候》指出:;勞傷之人,脾胃虛弱,不能克消水漿,故為痰也。;這便是后世創(chuàng);脾為生痰之源;的主要理論依據。
第二:肺為貯痰之器
肺主宣發(fā)與肅降,宣發(fā)可將津液布散于肌膚皮毛,肅降可使水道通調,使上源之水下行。若肺失宣降,上焦水津不能通降與布散,便停聚于肺,而化為痰飲。
古人云:;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;,即肺病停痰,痰濁阻肺,不單純是肺本身病變,而其根源多是因脾氣虛不能運化水濕,水濕停聚于肺而發(fā)病。
干咳解析
魚際穴,
此穴為肺經滎穴,五行屬性屬火。
;滎主身熱;,故此穴具有清肺瀉火,清宣肺氣的作用,可治療風熱犯肺,或痰熱壅肺,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、胸悶胸痛;肺熱灼絡之咯血;熱郁咽喉之腫痛;熱邪壅滯,肺金不嗚之失音等。
三陰交穴,
交是交匯的意思,有三條;陰;的經脈,交匯在一起,相交于三陰交穴的這3條經脈非常重要,都是屬陰的,陰液足,干咳自然好。
太溪穴,
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取穴時,可采用正坐,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,太溪穴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
咳痰
脾俞穴,
天突穴,
豐隆穴,
脾在焦中,為陰土。它主要是潛移默化地運輸和改變水谷,而胃則接收水谷。脾升清,胃降濁。灸俞濟穴、三陰交穴、太溪穴干咳;咳痰灸脾俞、天突、豐隆穴。
